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2日 19:36:55
    当前位置 > 首页 > 肿瘤科普
    恶性淋巴瘤专题
    所属分类:[肿瘤科普]      来源:优米软件下载官方版      更新时间:2013-05-10     

    1.大约有80%淋巴瘤发生于淋巴结内,20%发生于淋巴结外的器官组织,如胃、肠、肺、骨、脑、睾丸等。
    2.浅表可找到淋巴结肿大者约70%,其中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以后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陆续出现,肿大淋巴结常为无痛性,质韧,丰满,均匀,早期为孤立、散在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窝等部位,晚期互相融合成团块状,与皮肤粘连,固定,少数情况下可溃破;更为奇怪地是有部分病人淋巴结时大时小,特别容易被忽视;少部分病人经抗炎、抗痨治疗后可缩小一段时间,随之又增大,更需引起重视;还有部分病人在饮酒后出现肿大淋巴结疼痛,此种情况更常见于何杰金氏淋巴瘤。
    3.反复发作的“慢性咽喉炎”。有些发生于咽淋巴环(鼻咽、扁桃体、舌根、喉等部位)的淋巴瘤,常有反复发作的咽喉不适、疼痛、异物感、声嘶等,常有扁桃体肿大,易被误诊为“慢性咽喉炎”,抗炎治疗时好时坏,需特别加以警惕。
    4.体腔内深部不易摸到的淋巴结肿大压迫周围器官组织,出现相应的表现。如胸腔内肿大淋巴结,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压迫胸内血管出现头面浮肿、上臂肿胀、粗颈、胸前区“青筋”显露;压迫食管出现吞咽梗阻感;腹腔内肿大淋巴结压迫可引起腹痛、腹胀、大便不正常。压迫输尿管引起尿液流通不畅而致肾(肾孟)积水;压迫脊神经,引起背痛,肢体麻木、截瘫等。
    5.肝、脾肿大。部分因为淋巴瘤侵犯肝脏或脾脏,出现上腹部饱不适,纳差,时有胀痛感觉,有时出现黄疸,临床检查发现肝、脾肿大。
    6.部分病人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为主要表现,伴有全身疲乏无力,夜间出汗,消瘦等症状。
    7.有少数恶性淋巴瘤没有淋巴结肿大,而是在胃肠道、肺、脑和脊髓、骨髓和皮肤等部位的淋巴组织病变引起的相应的症状。如胃肠道淋巴瘤,常有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呕吐、便血等,有时可触摸到腹部肿块;原发于骨可出现酸痛、肿胀、骨折等。皮肤瘙痒、肿块、斑块、结节、溃疡等表现。
    三、怀疑淋巴瘤时如何明确诊断?
    如果你有以上所谈的现象,特别是发现了浅表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的发热或其它不适,当然应该请医师诊治,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通过详细检查来明确淋巴结肿大原因,如淋巴结炎?结核?肿瘤?或其它原因引起?最后需请外科医生将肿大淋巴结摘下来,由病理科医师将它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才能明确诊断。
    四、淋巴瘤有几肿类型?
    恶生淋巴瘤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常分为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两大类,随着对该病的更深入研究,针对各种亚型的临床特点、扩散方式、预后的不同,分成更加详尽的类型。如何杰金氏病分成:(1)淋巴细胞为主型;(2)结节硬化型;(3)混合细胞型;(4)淋巴细胞耗竭型等四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为:(1)低度恶性;(2)中度恶性;(3)高度恶性;(4)杂类等四种类型。每种类型中又有若干亚型。
    五、经病理确诊后,为什么仍要做许多检查呢?
    淋巴瘤一经确诊就要开始治疗。但治疗方案的选择是根据淋巴瘤的详细病理分类和临床分期及病人机体情况而定的,临床分期实际上就是划分病期的早晚。临床医生为了更准确地分期,在充分了解病史及全身详细检查基础上,仍需借助一些先进仪器去探测难以发现的病灶。如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免疫检查等;抽一点骨髓了解是否有骨髓侵犯;常规作B超、X光、CT检查,了解体内深部淋巴结或脏器情况(胸腔、腹腔、盆腔内淋巴结,肺、肝、脾、胃肠道等),有时需要进行磁共振或全身骨扫描进一步检查证实。
    六、淋巴瘤一般分成几期?
    在以上检查基础上,将淋巴瘤分成四期,简述如下:
    Ⅰ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或单一的器官。
    Ⅱ期:病变限于横膈(胸腔和腹腔的分界膜)同一侧,且已累及二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或器官。
    Ⅲ期:横膈上下两侧均有病灶,可伴有脾累及。
    Ⅳ期:病灶呈播散性,除淋巴器官外,已有其它结外器官受累,如骨髓、肝、肺、胸膜、皮肤、肾脏等。
    每一期又分为A和B两组,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B组:即(1)发热;(2)盗汗(睡觉时出汗);(3)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者);反之为A组。
    七、恶性淋巴瘤如何治疗?
    恶性淋巴瘤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化疗和放疗。医生需根据病人身体情况,疾病病理类型,再结合临床分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达到治愈目的。在此特别强调首次治疗的重要性,若处理不恰当,以后再续治疗就显得尤为棘手,疗效降低,故一旦确诊为淋巴瘤。最好找正规专科医生治疗,这也是治愈的关键所在。常用治疗方法有:
    1.联合化疗:绝大多数淋巴瘤都需采用联合化疗。常用方案有MOPP(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的松),ABVD(阿霉素,博莱霉素,长春花碱,氮稀咪胺),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BACOP(博莱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有些需采用大剂量氨甲喋呤,阿糖胞苷及鬼臼类药物治疗。
    2.放疗:常用CO-60或加速器,剂量是40-60Gy/4-6周,依病情而定。
    3.免疫治疗:部分淋巴瘤放、化疗结束后,采用干扰素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单克隆抗体对低度恶性淋巴瘤也有效。
    4.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此为目前高度恶性淋巴瘤、部分治疗后复发或首次治疗未愈病人的最佳选择。即先将病人自身骨髓/或用一种仪器分离病人自身外周血管中的造血细胞,在体外进行处理、保存,然后进行超大剂量抗癌药物化疗或全身放疗,再回输所保存的自身骨髓/外周血造血细胞,达到最大限度地杀伤癌细胞,又保护造血功能,更利于病人的治疗。
    5.手术治疗:仅限于切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或切除结外器官的淋巴瘤,如骨、肠道、肺、肾、睾丸等病灶切除,术后仍需采用放疗或化疗。
    八、淋巴瘤真的能治愈吗?治疗后需注意什么?
    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很多恶性淋巴瘤病人可以长期生存且没有任何病痛,有些治疗后结婚、生儿育女,过着正常人美满的生活,特别是何杰金氏淋巴瘤有近一半能够治愈。
    由于恶性淋巴瘤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医生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具体治疗手段。治疗效果的好坏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病理类型,病期早、晚,肿瘤对治疗敏感性,治疗耐受性,治疗措施合理性等。因此患病后一定要配合医师接受足够的治疗,争取“治愈”,千万不要自己乱治以致延误病情,更不要相信江湖郎中之信口开河,所谓“包治”既破财又危害自己。
    治疗完成后应该按医生嘱咐定期回医院检查,特别是开始2-4年内最为重要,应当2-3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以后可间隔6-12个月到医院复查。以便于医生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早诊治。

    上一个:肺癌专题

    下一个:大肠癌专题

Baidu
app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