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现场问答培训材料
GCP的定义?
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机构历史与现状:
201X至2015年共承接XXX个临床试验项目
获得GCP资格的专业:
肿瘤、XXX
机构人员构架
机构主任:X; 机构副主任:X
有专门机构办公室,专职人员X人。负责项目立项审查管理、合同管理、试验药物集中管理、资料管理、质量稽查、GCP培训、配合经费管理、试验突发事件处理、各级别检查与稽查、国家局和省局下达的任务等。
机构的组织构架(见附件1):机构受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的监督。
机构主任必须在哪些文件上签字?
试验合同(法人或法人委托)、机构、专业的制度、SOP、预案等。
项目在院内运行管理流程:
申办方联系→项目审核→PI遴选→PI确定→参加方案讨论会→项目立项→合同谈判→上伦理批准→合同签署→资料在机构及省药监局备案→启动前质控→启动会→开始筛选与入组病人及药物资料管理→项目质量与进度中期会→质量与进度年终小结会→生物统计→分中心小结报告→总结报告→项目结束资料归档至机构档案室
整个试验中都贯穿专业内、申办方、机构的三方质控及受试者权益保护
研究者职责
对受试者负有医学责任
能恰当地选择足够数量的受试者,较好地掌握入选标准。
能够严格按照临床试验方案进行临床试验。
研究者应事先向受试者介绍本项试验详细情况并获得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内容需与试验方案一起报送伦理委员会审批。
应详细了解掌握试验药品的性能、药效与安全性。并应掌握在试验中出现的与试验药品有关的新信息。
临床试验必须在能确保受试者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单位应有适当的设备条件,包括实验室,并有足够的医疗人员参加。研究者应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方案规定的期限内负责和完成临床试验。
根据需要,向有关方面报告试验情况,并在试验结束时,向申办者提交临床试验报告,试验者与主要研究人员均应签名注明日期。
按国际规定,临床试验研究者应确保试验计划己经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我国还必须有药政领导部门的批件才能开始临床试验。
研究者应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和隐私得到保护。
遇有严重不良事件需即刻就地抢救患者,然后应24小时内报告PI、申办单位和机构办,同时报告伦理委员会、组长研究单位负责人,48小时内上报国家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7天内作出书面报告。
研究者负责作出与临床试验相关的医疗决定,保证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时得到适当的治疗。
研究者须定期或不定期接待监视员访视。
研究者应妥善保存原始病例报告表(CRF),管理好有关研究资料。并应保证将数据准确、完整、合法、及时地载入病例报告表。
研究者应管理好试验用的临床药品,药品应有专人管理登记。
研究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配合QA的工作,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接受主管部门的审核和视察。
研究者如需提前终止试验或暂停一项临床试验,应报告有关药政管理部门、申办者、伦理委员会,报告中应说明理由,并应通知受试者。
主要研究者需要在哪些资料上签字?
试验方案、试验合同、PI授权分工表、CRF、SAE报告表、质量控制汇总报告、试验小结表、总结报告上签字
知情同意书
一、知情同意的过程问题
1. 筛选前给受试者作知情,给予受试者充分的时间考虑。自愿参加,有权随时退出试验。
2. 做知情的地点:受试者接待室,无其他患者在场。不能在病床旁做知情。研究者应告知试验性质、试验目的、药品有关资料、试验的过程与期限、检查操作、受试者预期可能的受益与可能发生的风险,告知受试者可能被分配到试验的不同组别。可供选用的其他治疗方法以及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规定的受试者的权利和义务。
3. 知情同意书一式三联,一联给受试者、一联给申办方、一联研究者保存(我院统一归口到机构办公室保存)。
4. 弱势人群应如何签署知情同意书?
A 如果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均无阅读能力,在整个知情同意的过程中则需要一个中间见证人。
B 当一项临床试验(治疗或非治疗的)含有只能由法定代理人同意参加的受试者(未成年人,或严重痴呆患者)时,受试者的知情程度需与其理解能力相当,如果有一定理解能力的话,应有受试者亲自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注明日期。
C 如受试者为儿童,除非获得伦理委员会的特别许可,研究人员须获得受试儿童父母的书面许可,在适当的时候,还须征得儿童的同意。 D 对于有理解能力的儿童,应征得他们的同意。同时,须向受试者解释研究的目的、风险及受益。
在试验中我可以做哪些工作?:
项目开始前所有研究人员参加启动会,任务由主要研究者统一分配,每个人只能做主要研究者分配的任务,不能做没有分配的任务。一个人可以多个任务,也可以一个任务多个人。
随机化的问题
入组病人必须按照随机号先后顺序入组,不可随意调整。
CRF表
1. 及时填写。
2. 有修改的按照要求修改签名、签日期
3. 不能有受试者的姓名出现,只能是姓名缩写
4. 所有要求填写的地方都不能有空着的
5. 所有选择项目的□内用╳标注,不能用打勾来选择
6. 若是EDC,数据及时录入。
质控
我院实行三方面质控:
(1)专业内质控:PI任命科内人员或研究组内人员按照机构的专业内质控SOP进行质量控制,要求每例质控,PI应组织人员对质控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2)申办方质控:申办方委派CRA进行临床研究的全面质控。PI应组织人员对质控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3)机构质量稽查:机构办公室对临床试验项目进行稽查,抽取一定比例的病例进行质控,追踪整改记录在案。
SAE
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时首先就地救治病人,然后应24小时内报告PI、申办单位和机构办,同时报告伦理委员会、组长研究单位负责人,48小时内上报国家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7天内作出书面报告。
我院药物管理
试验药物由机构办统一管理。
药物使用前研究护士核对试验名称、申办单位、药物名称、规格、编号、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受试者姓名、用法用量等,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当天未使用保存在科室的药物应有温湿度记录。剩余药物均回收至机构办公室统一退还至申办方。
静脉药物领取流程:研究医生开内网医嘱及纸质处方→机构审方、发药→CRC领药或机构派专人送至研究医生→护士配药→病人
静脉药物(研究医生接触药物或破盲的情况)领取流程:研究医生开内网医嘱及纸质处方→机构审方、发药→研究护士领药→护士配药→病人
口服药物(住院病人)领取流程:研究医生开内网医嘱及纸质处方→机构审方、发药→CRC领药或机构派专人送至研究医生→护士→病人
口服药物(门诊病人)领取流程:研究医生开内网医嘱及纸质处方→机构审方、发药→病人
资料管理
1.资料由机构办公室统一管理。试验开始前,申办方应按照试验项目资料保存目录向机构办公室提供相关资料。(包括批件、企业三证等等)。
2.各专业科室由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并按资料管理相关SOP的要求进行管理,资料管理负责人为每科的科研秘书或总住院。试验启动培训会上,各专业资料管理负责人负责收集试验方案、研究者手册、入排标准、知情同意书、CRF等保存于专业内专用的资料储存设施内。
3.已完成的知情同意书、CRF应及时上交机构办公室。
免费检查管理
试验启动前,机构办公室将盖有机构免费检查公章的申请单下发至PI科室
↓
研究者开内网系统GCP-检查的医嘱及纸质的有医院免费章的免费检查申请单给受试者到相应检查科室做检查,
↓
相应检查科室见到医嘱和免费检查申请单做检查
伦理问题
药物临床试验必须要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才能开始。
当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是“作必要修正后同意”时,不能就开始临床试验,必须:
1. 申办者需按照伦理委员会修正的意见逐条修改
2. 申办者修改后的方案再报伦理委员会审批
3. 伦理委员会再次审批,意见为“同意”后,申办者方可实施临床试验
伦理审查形式有:会议审查(会议审查和紧急会议审查)、快审、备案
快速审查同意的试验项目应在下一次伦理委员会会议上通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快速审查项目应转入会议审查:(一)审查为否定性意见;(二)两名委员的意见不一致;(三)委员提出需要会议审查。
SAE如何审查?
根据发生的SAE与研究的相关性,.......
哪些人必须到场,才是有效的伦理会议?
律师、外单位(社区人员)、主任委员(或被委托的副主任委员)、最少到会委员人数应超过半数成员,并不少于五人。不同性别的人员。
伦理委员和主任或副主任分别如何产生的?
伦理委员会委员可以采用招聘、推荐等方式产生。伦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由伦理委员会委员选举产生。
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意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同意;
(二)作必要的修正后同意;
(三)作必要的修正后重审;
(四)不同意;
(五)终止或暂停已经批准的临床试验
伦理主任必须在哪些文件上签字?
伦理审批意见表(伦理批件)、伦理的制度、Sop;跟踪审查报告等
关于收费
Ⅰ-Ⅲ期临床试验的药物均免费,不得向受试者收取任何费用。
免费检查项目根据试验项目方案要求而定,由申办方提供,受试者凭免费检查申请单去相应科室做检查,无需缴费。
应急信封
1. 核对应急信封的数目和预期的试验例数一致,应急信封的编号和试验药物的编号一致。
2. 专柜、专锁保管,我院放在机构办统一保管。
3. 不得无故开启应急信封。
4. 遇有下列情况时,由研究者决定是否拆阅。
(1)严重不良事件
(2)病人须紧急抢救
如果拆阅,请注明:
拆阅人:
拆阅日期:
拆阅时间:
5. 应急信件一旦打开,该用药编号的受试者将被视作为脱落病例(Withdrawal或者drop out),不计入疗效。
临床试验方案
方案共包含24项。
内容列表
(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
序号 内 容
1 试验题目;
2 试验目的,试验背景,临床前研究中有临床意义的发现和与该试验有关的临床试验结果、已知对人体的可能危险与受益,及试验药物存在人种差异的可能;
3 申办者的名称和地址,进行试验的场所,研究者的姓名、资格和地址;
4 试验设计的类型,随机化分组方法及设盲的水平;
5 受试者的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选择受试者的步骤,受试者分配的方法;
6 根据统计学原理计算要达到试验预期目的所需的病例数;
7 试验用药品的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给药次数、疗程和有关合并用药的规定,以及对包装和标签的说明;
8 拟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项目、测定的次数和药代动力学分析等;
9 试验用药品的登记与使用记录、递送、分发方式及储藏条件;
10 临床观察、随访和保证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11 中止临床试验的标准,结束临床试验的规定;
12 疗效评定标准,包括评定参数的方法、观察时间、记录与分析;
13 受试者的编码、随机数字表及病例报告表的保存手续;
14 不良事件的记录要求和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方法、处理措施、随访的方式、时间和转归;
15 试验用药品编码的建立和保存,揭盲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破盲的规定;
16 统计分析计划,统计分析数据集的定义和选择;
17 数据管理和数据可溯源性的规定;
18 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19 试验相关的伦理学;
20 临床试验预期的进度和完成日期;
21 试验结束后的随访和医疗措施;
22 各方承担的职责及其他有关规定;
23 其他必要的内容;
24 参考文献。
排除标准:根据试验药或研究产品、研究人群的合理性具体规定。对影响疗效和安全性的各种疾病和因素加以排除。
剔除标准:任何违反试验方案操作的病例,譬如不符合入选标准,符合剔除标准,错误的治疗分组、违反方案合并用药的规定,未按规定用药以致影响药物疗效判断,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和安全性的判断、单一中心完成病例数过少等。
“单盲”临床试验:研究者知道患者给药的具体内容,而患者不知道所接受治疗的真实内容。
“双盲”临床试验:在双盲实验中,作为试验对象的病人和作为试验参与者(或观察者)的医务人员都不知道(双盲)谁被给予了新药.
开放性试验:是指试验开始前就知道哪个是试验组及对照组样品,并且一般规格什么时间或什么受试者采用什么样品进行试验,一般提前就规定好了。
统计分析数据集的定义和选择
安全性分析(safety population)包括至少使用过一次药物,且接受过至少一性治疗后安全性评估的受试者。
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对所有经随机化分组,分配了随机号的全部病例,称为愿意治疗人群。统计分析时将其中未能观察到全部治疗过程的病例资料,用最后一次观察数据结转到试验最终结果,对疗效进行意向性分析。
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er-protocol population)所有符合方案的依从性好(如服用试验用药数量在该病例需要服用药量的80%-120%),试验期间未服禁止用药,完成CRF规定填写内容的病例,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分析。
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是指尽可能接近符合ITT原则的理想的受试者人群。它应包括几乎所有的随机化后的受试者。只有在导入期中被排除而入组或者入组后没有任何的随访数据才能从FAS人群中排除。
关于试验项目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关于自己参与了哪些项目,请到内网下载)
本科从2012-2015开展的临床研究有哪些?
临床试验的题目
试验药物名称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什么治疗?
试验在本科何时开始的?
筛选、入组、脱落例数?
有无SAE发生?
自己在本试验中的角色(见任务分配表)
***本专业的制度、SOP等何时制定的,有无修改?分别有哪些(目录必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