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3日 11:25:36
    当前位置 > 首页 > 肿瘤科普
    骨架型与储库型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
    所属分类:[肿瘤科普]      来源:优米软件下载官方版      更新时间:2009-02-03     
    近来药房的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增加了两个新的品种,规格分别为4.2mg和8.4mg,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多瑞吉以前的剂量小,现在增加了两个大规格以加强镇痛效果,其实不然,这两个新的芬太尼透皮贴剂并不是加大剂量,它们和以前的2.5mg和5mg的芬太尼透皮贴剂具有生物等效性,也就是说两者的镇痛效果是一样的。
    20世纪60年代,保罗杨森博士发明了芬太尼。芬太尼高效镇痛,具有可靠的可耐受性和安全性。与吗啡相比,它是纯阿片类μ受体激动剂,镇痛效能相当于吗啡的50~100倍。芬太尼对阿片受体有很高的选择性,不仅高效镇痛、耐受性好,而且其透皮贴剂无首过效应,无“天花板”效应,副作用少,这些优点使它成为治疗慢性疼痛的理想药物。芬太尼分子量小,脂溶性高,因此非常适合做成透皮贴剂。
    1991年,储库型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上市,它是一个充填封闭型给药系统,基本组成:聚酯膜作为背衬膜,药物储库由芬太尼、乙醇和羟乙基纤维素组成,乙醇作为芬太尼的经皮吸收促进剂,控释膜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控释膜外是聚硅氧烷压敏胶,保护膜为硅化纸,控释膜的性质控制着药物的释放速率。芬太尼透皮贴剂可达到1次贴用,3天强效镇痛的满意疗效,成为治疗中度到重度慢性疼痛的首选药物。
    近年来,随着透皮技术的改进,新型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应运而生。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设计简化:PET聚酯膜用作背衬膜,在其上为聚丙烯酸盐胶黏层,内含芬太尼有效成分,胶黏层上覆盖硅化氟碳聚酯膜。重新设计的背衬膜尽管非常薄,但是作为保护着含药胶黏层,它可有效防止药物向外环境渗透。它的S型切口设计使操作更方便。芬太尼分散、溶解在新的聚丙烯酸盐胶黏层内,可持续释放芬太尼。使用时,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以稳定的速率持续释放芬太尼,后者通过皮肤进入微循环和体循环,在大脑与阿片类μ受体发生作用,减轻疼痛。


    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单次给药的骨架扩散型与储库型芬太尼透皮贴剂具有相同的疗效,芬太尼的血药浓度在下降前可以维持12~24小时。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多次重复给药的血清峰浓度相似,曲线下面积也相似。
    值得关注的是,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达到峰浓度的时间比储库型快4~8小时,疗效持续时间长达72小时,且前者在不同人种的试验中具有相同的疗效。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一步表明,多种剂量的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具有生物等效性,患者可以很轻松地根据镇痛的需要改变剂量。与储库型芬太尼透皮贴剂相比较,这种新的剂型更小、更薄,弹性及黏附性更好,使用更方便,从而改善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特别适合长期的慢性持续性疼痛的治疗。

    储库型和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贴剂比较
     
     
    储库型
    骨架型
    释药速率
    25μg/h
    释药速率
    50μg/h
    释药速率
    25μg/h
    释药速率
    50μg/h
    芬太尼含量(mg/贴)
    2.5
    5
    4.2
    8.4
    贴剂面积(cm2
    18.7
    34
    10.5
    21
    结构
    复杂,多层结构
    简单,单层结构
    药物处方组成
    简单
    复杂
    控释因素
    控释膜
    扩散
    皮肤适应性和黏附性
    剂量突释可能性

Baidu
app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