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3日 11:45:56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室动态
    香港新声会探访团莅临我院交流:无喉者康复乐园
    所属分类:[科室动态]      来源:优米软件下载官方版      更新时间:2011-10-18     
     2011年10月15日,一个特别的日子。香港新声会探访团的来访给无喉者带来了福音,我院的部分无喉者今天和新声会无喉者相聚聚一堂,“无话不说”。
    本次新声会汕头探访团的活动是由李嘉诚基金会资助,由香港新声会和优米软件下载官方版共同发起的。其目的在于引进香港新声会的自助互助模式,在潮汕地区建立一个无喉者互助组织,帮助本地区无喉者恢复发声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重新融入社会。并以此为契机,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加强香港和潮汕地区无喉者的交流,从而惠及众多无喉者。
     2011年10月15日上午9:00交流会正式开始。交流会由头颈科彭汉伟主任医师主持,医学院办公室蔡桂生主任、我院医务科李从铸科长应邀出席本次交流会,林志雄副院长在会上致辞,彭汉伟介绍我院近年来的发展概况。9:40-12:00,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医院王维扬医生、玛丽医院黄洁护师、伊丽莎白医院黄广成护师等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述无喉者的复声方法和选择及喉造瘘口的护理常识。下午1:00开始进入港-汕无喉者交流环节。访问团的无喉者现身说法,认真细致地传授各种发音技术,讲述各种发音辅助器材的使用和维护知识。许多无喉者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因为他们仅仅过了几分钟便能开口说话了;这几句话不仅让陪伴的家属倍感兴奋,也让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感到宽慰。就连报道本次交流会的汕头电视台记者也对这种效果感到惊奇。
     参加本次交流会的汕头无喉者共27人,交流会结束后均不同程度上掌握了一种发音方法,当他们用“喇叭仔”清晰地喊出在场人的名字时,大家都会心的笑了,有的家属甚至留下了眼泪。有一位患者术后一直郁郁不乐,今天在他说出喉切除后的第一句话时,他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家属连声说:“谢谢医生!谢谢新声会!”。交流会结束后,新声会给每一位参加交流会的无喉者赠送了一套“喉口护理套装”,包括“喇叭仔”一个。并赠送3部电子喉给头颈科作为无喉者复声教育示范工具。
     晚上,张国君院长出席了送别晚宴并致辞,他表示,我院将竭尽可能筹建一个“汕头新声会”,定期与香港新声会交流,将香港新声会的自助互助精神带到汕头,用新声会会员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本地病人,使更多的无喉者告别无声世界,重拾信心,重投社会。晚宴上,活动组织者和无喉者们共同高歌数曲,这种别开生面的“歌唱”方式让在场所有人激动不已,久久不愿离去。
     
    背景资料:
     中晚期喉癌或喉咽癌患者有相当部分病例需要行全喉切除,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进食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发音存在困难。这种“无声残疾”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医学发展至今,已经有许多发音重建的方法可以帮助无喉者恢复发音功能,包括气管食管瘘(发音瓣)、电子喉、“喇叭仔”、食管音等等。然而,这种发音功能的恢复往往需要一个系统的训练和培训才能达到目的。潮汕地区在这方面存在欠缺。
     香港新声会是由一群喉癌病人于1984年发起并组成的一个非盈利性组织,他们以自助互助精神协助无喉者和喉癌患者复声及全面康复,促使其重投社会,自1992年始由香港公益金及香港癌症基金会资助。从1993年以来,该会在香港大学医学院玛丽医院韦霖教授的带领下,多次到内地参观访问,为无喉者推广自助互助精神,提供电子喉、食管发音等复声方法训练,推行慈善活动及公民健康教育,加强了内地与香港同行及患者之间的交流。在广东,新声会已经与广州、佛山、中山等地无喉者进行多次交流,取得明显的成效,是使该地区部分无喉者重获发音功能,重拾信心,投入社会。
     




     
Baidu
app优米